晋中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

晋中景点

[切换城市]
晋中站> 晋中旅游> 晋中旅游景点> 无边寺

无边寺

无边寺怎么去

无边寺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县城西南隅,您可以坐车到文化广场、新华书店等站点,经过该站点的线路有T01路内环、T01路外环、T06路、T05路、T02路;附近标志性建筑有忆雪咖啡、南京脆皮鸭、金色宴会厅、聚福圆等;

附近停车场

1停车场(太谷县人大常委会东)(195米)
新建路2号附近
2停车场(195米)
箕城西街与西庄正街交叉口西100米
3停车场(207米)
箕城西街与西道街交叉口东南50米
4太谷宾馆停车场(207米)
箕城东街
5停车场(太谷县信访服务中心西北)(227米)
箕城西街21号附近
6停车场(箕城西街)(227米)
箕城西街与西道街交叉口东南50米

无边寺介绍

  • 老二连
  • 2017-06-19
无边寺,位于太谷县城西南隅,俗称白塔寺、南寺。太谷有一句俗话,"先有白塔村,后有太谷城"。这是因为无边寺始建年代很早,并且寺内建有白塔,所以就以塔命村名,是北周阳邑县的所在地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称太谷县,旧县城改为阳邑乡至今。 寺创建于西晋泰始八年(272),北宋治平年间易名普慈寺。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建后复名无边寺。 无边寺位于太谷县城南隅南寺街10号,曾名白塔寺、南寺,现除了白塔以外仍保存有山门及倒座戏台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献厅、藏经楼等建筑;白塔外有七层,高40余米,为八角形砖木混建。 塔的外观仍为宋代风格,每层出砖石檐、仿木斗拱和门窗,饰有风铎。塔内有九层,设木板楼层,有木构楼梯供攀登,在塔顶可眺望太谷城。 寺院座北向南,平面呈长方形,面积3500平方米。寺宇前后三进院落,规模完整,布局严谨而又显疏朗。中轴线上,山门与戏台连为一体,上边是戏台,下边是砖券的巷道式山门。通过狭长的门洞。 进入寺内,顿觉豁然开朗,只见殿宇雕梁画栋,院内树木成荫,鸟语花香,别有一番情趣。正中四明亭,亭四周开阔,面阔进深各三间,雕刻华丽,出檐深远。亭前放置绿色釉陶狮子一对,高2.3米。左右各建木牌坊一座。亭后筑有六角形鱼池,夏日池中喷泉飞涌,金鱼戏水,微波涟漪,别有风趣。鱼池以北数米就是著名的白塔了。塔平面八角,七层楼阁式砖塔,高43.6米,每层均有出檐和平座。檐座下面都有砖雕斗拱。各层的拱券门洞都和檐外相通,并雕有假门窗。塔内第一层为小形方室,有磴道可上。 二层以上塔心中空,安装有楼板和木梯,供人攀登,顶上有尊胜石幢,气势壮观,瑰丽精致。从顶层平台鸟瞰全城及周围十余里景物,历历在目,尽收眼底。现存白塔为北宋元佑五年(1090)续修无边寺时所建,实为由唐塔中空到宋塔实心过渡形式的实物例证。
  • 老二连
  • 2017-06-19
无边寺,位于太谷县城西南隅,俗称白塔寺、南寺。太谷有一句俗话,"先有白塔村,后有太谷城"。这是因为无边寺始建年代很早,并且寺内建有白塔,所以就以塔命村名,是北周阳邑县的所在地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称太谷县,旧县城改为阳邑乡至今。 寺创建于西晋泰始八年(272),北宋治平年间易名普慈寺。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建后复名无边寺。 无边寺位于太谷县城南隅南寺街10号,曾名白塔寺、南寺,现除了白塔以外仍保存有山门及倒座戏台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献厅、藏经楼等建筑;白塔外有七层,高40余米,为八角形砖木混建。 塔的外观仍为宋代风格,每层出砖石檐、仿木斗拱和门窗,饰有风铎。塔内有九层,设木板楼层,有木构楼梯供攀登,在塔顶可眺望太谷城。 寺院座北向南,平面呈长方形,面积3500平方米。寺宇前后三进院落,规模完整,布局严谨而又显疏朗。中轴线上,山门与戏台连为一体,上边是戏台,下边是砖券的巷道式山门。通过狭长的门洞。 进入寺内,顿觉豁然开朗,只见殿宇雕梁画栋,院内树木成荫,鸟语花香,别有一番情趣。正中四明亭,亭四周开阔,面阔进深各三间,雕刻华丽,出檐深远。亭前放置绿色釉陶狮子一对,高2.3米。左右各建木牌坊一座。亭后筑有六角形鱼池,夏日池中喷泉飞涌,金鱼戏水,微波涟漪,别有风趣。鱼池以北数米就是着名的白塔了。塔平面八角,七层楼阁式砖塔,高43.6米,每层均有出檐和平座。檐座下面都有砖雕斗拱。各层的拱券门洞都和檐外相通,并雕有假门窗。塔内第一层为小形方室,有磴道可上。 二层以上塔心中空,安装有楼板和木梯,供人攀登,顶上有尊胜石幢,气势壮观,瑰丽精致。从顶层平台鸟瞰全城及周围十余里景物,历历在目,尽收眼底。现存白塔为北宋元佑五年(1090)续修无边寺时所建,实为由唐塔中空到宋塔实心过渡形式的实物例证。
  • 老二连
  • 2017-06-19
无边寺,位于太谷县城西南隅,俗称白塔寺、南寺。太谷有一句俗话,"先有白塔村,后有太谷城"。这是因为无边寺始建年代很早,并且寺内建有白塔,所以就以塔命村名,是北周阳邑县的所在地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称太谷县,旧县城改为阳邑乡至今。
寺创建于西晋泰始八年(272),北宋治平年间易名普慈寺。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建后复名无边寺。
无边寺位于太谷县城南隅南寺街10号,曾名白塔寺、南寺,现除了白塔以外仍保存有山门及倒座戏台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献厅、藏经楼等建筑;白塔外有七层,高40余米,为八角形砖木混建。
塔的外观仍为宋代风格,每层出砖石檐、仿木斗拱和门窗,饰有风铎。塔内有九层,设木板楼层,有木构楼梯供攀登,在塔顶可眺望太谷城。
寺院座北向南,平面呈长方形,面积3500平方米。寺宇前后三进院落,规模完整,布局严谨而又显疏朗。中轴线上,山门与戏台连为一体,上边是戏台,下边是砖券的巷道式山门。通过狭长的门洞。
进入寺内,顿觉豁然开朗,只见殿宇雕梁画栋,院内树木成荫,鸟语花香,别有一番情趣。正中四明亭,亭四周开阔,面阔进深各三间,雕刻华丽,出檐深远。亭前放置绿色釉陶狮子一对,高2.3米。左右各建木牌坊一座。亭后筑有六角形鱼池,夏日池中喷泉飞涌,金鱼戏水,微波涟漪,别有风趣。鱼池以北数米就是著名的白塔了。塔平面八角,七层楼阁式砖塔,高43.6米,每层均有出檐和平座。檐座下面都有砖雕斗拱。各层的拱券门洞都和檐外相通,并雕有假门窗。塔内第一层为小形方室,有磴道可上。
二层以上塔心中空,安装有楼板和木梯,供人攀登,顶上有尊胜石幢,气势壮观,瑰丽精致。从顶层平台鸟瞰全城及周围十余里景物,历历在目,尽收眼底。现存白塔为北宋元佑五年(1090)续修无边寺时所建,实为由唐塔中空到宋塔实心过渡形式的实物例证。
详细地址
  • 山西省太谷县县城西南隅
  • 晋中-太谷县

无边寺附近景点

无边寺附近餐厅

无边寺附近酒店

相关专题
查看更多>

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(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(1078189145@qq.com)),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;2、本文内容、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,仅代表本站观点,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,仅做参考,勿引用做其他用途,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。3、本文排序、排版、内容组成、设计的知识产权(版权)为城帮网city12580.com所有;转载、引用本文数据内容、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“城帮网”,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。全文转发或抓取、抄袭本文内容,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。